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冀州市深入開展一系列專項行動和惠民活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初步建立了轉變作風、服務群眾、幫辦實事、推動發展等制度80多項。
打造服務型機關。不斷完善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對全市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了歸并,實現了一站式辦公。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了政府采購、土地招拍掛的公開透明運行。建立了市、鄉、村群眾工作服務平臺,探索推行了代辦、領辦制度。各單位建立了“首接負責制”、“部門協商制”,每天一名單位班子成員接待,能辦的馬上辦,不能辦或部門自身辦不了的,上報到市級群眾反映問題協調辦公室,指定一名市級領導牽頭抓總,直至妥善解決。疑難信訪案件全部落實市級領導干部“五包”責任制,年初梳理出83件案件,目前已解決50多件,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
構建制度化體系。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該市謀劃了一批實事好事,今年計劃新改建鄉村公路100公里以上,橋梁13座;投資500萬元,對沿線62個村莊街道輔路全面硬化;新建一批公園廣場,改造一批小街小巷;創立了“關愛基金”,建立完善了日常救助、重點救助、臨時救助、政府購買服務和其它救助等多種方式分類實施救助,為困難群眾撐起多層“保護傘”。
夯實基層黨組織。為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解決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他們對全市基層黨組織進行了倒排,做到了兩個倒排10%。倒排10%的后進村,分別落實一名市級領導、一個市直單位、一個專門工作組、一名鄉鎮干部“四包一帶”責任制,集中力量整頓;在此基礎上,再倒排10%,分別由鄉鎮班子成員負責限期轉化。要求市級領導干部一個月最少駐村5天,其中后進村2天,集中抓好后進村轉化。同時,建立了農村黨支部激勵基金和財政供養制度,每年評選一批優秀黨支部書記進行獎勵,連續三年優秀享受財政供養待遇,每月1000元補貼。今年有4名農村支部書記納入財政供養序列,激勵基層干部干事創業。
提高紀律約束力。從細節入手,從小事抓起,出重拳、下狠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春節期間,制定了《領導干部廉政自律工作規定》,明確了八項紀律;“兩會”期間,明確了“六個嚴禁、六個不準”會風會紀;日前又出臺了《關于嚴格執行“雙八條規定”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工作的通知》,提出“八個嚴禁、八個必須”,明確提出:不管什么情況,中午不能飲酒,同城不搞接待。強化監督執行,去年嚴肅查處了8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案件,今年又教育并處分了15名黨員干部,讓制度帶上高壓電,產生威懾力。
稿件來源:冀州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