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u9tpr"><span id="u9tpr"></span></table>
  •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abel></acronym>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isting id="u9tpr"></listing></label></acronym>
    1. <track id="u9tpr"></track>
      孝感家庭 德化社會---讓“孝德”之花在武邑大地綻放
      發布時間:2014-09-01 09:11:59

      今年以來,武邑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推動孝德文化這一在當地極具豐厚群眾基礎的傳統道德建設入手,全縣上下倡導讀孝德書籍、懂孝德道理、做孝德事情、當孝德明星。對機關干部提出了“讓老人放心是最好的孝,做好本職工作是最大的德”的理念,對農民群眾提出了“讓老人衣食無憂是最好的孝,勤勞致富是最大的德”的理念,對企業經營者提出了“為敬老愛老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是最好的孝,誠信守法經營是最大的德”的理念,讓“孝德”之花在武邑大地綻放。

      培樹典型傳播孝德文化。武邑縣通過開展“武邑風尚”、“孝德明星”、“星級文明戶”評選等4個載體的創建活動,把許多普通人的善事義舉宣傳出來,使之成為眾人景仰的“道德豐碑”,爭相學習的“道德楷?!?。像30余年不離不棄照顧患病妻子的李東生,身患重病照顧兒媳的薛秀芹,照顧植物人母親五年如一日的孝子劉東來等等,他們已經成為孝老愛親方面的代表,其優秀品德和感人故事正在影響、教育著廣大群眾。該縣在縣電視臺開展《武邑大講堂》,誦讀中華傳統經典語錄,講述身邊的慈孝故事,讓群眾評議身邊的好人好事,品悟道德力量,自覺成為孝德文化的傳播者和踐行者,讓孝德新花在文明家園中綻放。

      主題實踐強化孝德養成。該縣結合春節、勞動節、學雷鋒日等有代表性的節日,利用雙休日等假期,組織開展為父母長輩做家務、照顧空巢老人和慰問演出,參與清潔衛生、環境保護等公益活動,引導群眾把“孝理”轉化為“孝行”,在實踐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進一步強化道德養成。結合“學雷鋒月”,組織志愿者走進新時代公園清掃衛生死角,走進居民小區擦洗健身器材,走進敬老院給老人讀報、捶背,走進殘疾人家庭幫助打掃衛生;在國學親子誦讀班里,給學生布置暑假“孝心家庭作業”,發給每個學生一本“孝心作業本”,讓孩子把自己每一次的“孝行”以表格形式(包括時間、地點、內容、家長的話、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組織愛心人士到空巢老人家中開展助老幫困活動,與老人親切交談,傾聽他們的“煩心事”,在炎炎夏日為孤寡老人送去一絲清涼。

      文化活動感悟孝德內涵。內容豐富、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是該縣實施孝德教育的有效載體,他們通過開展征文賽、演講賽、攝影賽、主題晚會等文化活動形式,把孝德文化有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大家在參與中感悟孝德內涵,進一步深化教育效果。該縣舉行的“孝心孝德——感恩”主題簽名儀式上,來自全縣各行各業的不同人士在“弘揚中華孝德傳統,共創文明和諧社會”的條幅上鄭重簽下名字,表明自己爭做“孝賢”的決心;該縣婦聯結合母親節,組織學生給媽媽寫一篇感恩書信、為媽媽做一張感恩卡片,表達濃濃的孝心;該縣作協開展了“做慈善孝德的人”有獎征文活動,作者們寫下一個個發生在身邊的感恩小故事,字里行間都表達出感恩父母、回報社會的情感;“感恩親情傳孝德”大型公益民間文藝巡演更是為廣大居民獻上了別具一格的“孝德文化大餐”。

      稿件來源:武邑文明辦

      版權所有:衡水文明網   備案號:冀ICP備15026488號-4
      本網站已支持IPv6   技術支持:創新科技

      国产五月天天天

      <table id="u9tpr"><span id="u9tpr"></span></table>
    2.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abel></acronym>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isting id="u9tpr"></listing></label></acronym>
      1. <track id="u9tpr"></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