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u9tpr"><span id="u9tpr"></span></table>
  •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abel></acronym>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isting id="u9tpr"></listing></label></acronym>
    1. <track id="u9tpr"></track>
      創建文明城市 提升市民素質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重大主題系列評論之六
      發布時間:2018-08-02 09:08:36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包含著城市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衡水市民,我們這幾年能明顯感覺到城市的變化:商住樓越來越高、道路越來越寬、綠地越來越多、廣場越來越大、立交橋越來越氣派……無一不在顯示著城市的現代與繁華。如果說這些是城市的硬件,那么市民文明素質無疑就是城市的軟件。硬件擴容必先軟件升級。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是創城的根本和基石,相對于硬件方面而言,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軟件工作難度更大、任務更重。
            先進的便民設施沒多久就有人亂涂亂畫、隨意破壞,寬闊的馬路有人闖紅燈、機動車不禮讓行人,漂亮的綠地公園有人攀枝折花、隨意丟棄果皮紙屑,便捷的公交車有人不排隊、不禮讓,整潔的公共場所有人隨地吐痰、損壞公物……這些不文明現象在大剎風景的同時,也在不同程度地降低著城市的文明水準,給我們的創城工作拖后腿。產生不文明行為的原因很多,追根溯源,既有傳統的原因,也有社會風氣的影響;既有工作力度的不足,也和市民的道德觀念有關。
            市民文明素質積累不夠。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社區的增多,人口不斷增長、流動速度加快、構成日益復雜,部分市民物質需求多、精神需求少,自我意識強、公共意識弱,經濟意識強、環境意識差,潛意識中缺乏文明的習慣和養成;另一方面,城市人口增長與精神文明建設不完全同步,人們對創城的重要意義、規范標準、行為準則認識不夠,缺乏與之相適應的規范意識、衛生意識、交通意識,對城市管理不夠理解、不夠配合、不夠支持。
            部門之間配合管理不夠。部門間權責不夠清晰、部分職能交叉,常常出現推諉扯皮、多頭管理和管理真空,致使許多問題久拖未決。有的單位認為,城市管理問題主要是城管的事,管好管壞與自己無關,因此就形成這樣一個局面:檢查嚴了都來管,檢查過后都放松;有利的事都來管,無利的事都不管;上班時有人管,下班時無人管,難以形成管理合力,不文明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社會監管懲處力度不夠。長期以來,有關部門對于市民中出現的不文明行為的社會監管懲處力度不夠大,比如在執法過程中,對無證設攤、占道經營等各類違章現象基本上采取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辦法,即使對屢教不改的違章者進行處罰,處罰額度也相對較輕,很難對違章者形成震懾,人們對不文明行為也就產生了無所謂的態度。
            市民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長期努力。
            宣傳教育要跟上。一是創新載體宣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融入《衡水市民文明公約》、各地文化墻和各處公益廣告中,營造濃厚的創城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著市民的文明自覺;二是發放宣傳手冊,“訪千樓進萬家”活動中共有180家市直和區直單位給580個小區的居民送去《衡水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市民應知應會》和《衡水市市民文明手冊》,提高了市民的創城知曉度;三是發揮典型示范作用,8場“善行河北·厚德衡水”先進典型基層巡講活動、三大公園的衡水市直善行功德榜、裕豐社區的好人文化長廊……這些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以及優秀志愿者,用他們樸實的話語和自覺的行動給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四是抓好未成年人教育,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根據未成年人特點,結合創城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協調配合要做好。創建文明城市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在實施過程中特別需要各部門的配合與協作。各部門要真正把創城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既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努力完成好各自承擔的任務,又從全局和整體利益出發,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克服推諉扯皮、“踢皮球”、“扯后腿”等不良現象,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在全社會形成齊抓共管、集體攻關的強大力量。
            監管力度要加強。一是加強輿論引導,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引導作用,曝光不文明行為,讓其知錯而知恥,例如桃城區法院在影院播放“老賴”名單宣傳片,加大其曝光率,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攻勢;二是借助社會監督,市創城辦在全市范圍內招募了上百名義務監督員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譴責、制止和舉報,讓不文明行為成為“過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之勢;三是加大懲處力度,城管、食市監、公安等職能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占道經營、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違法違規行為做到量之以法、適之以嚴、重拳出擊,給違法違規者以震懾;對達不到處罰標準的不文明行為要記錄在案,以發揮有效的警示教育作用。
            志愿活動要多樣。近年來,隨著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廣泛開展,我市涌現出一大批見義勇為、熱心助人的好市民、好團體,例如主要交通路口的“文明交通”勸導員、各窗口單位開設的“學雷鋒志愿服務站”、中小學校門口的“家長志愿者護學崗”、衡水好人網團體、春暉義工團體等等。截至目前,我市11個縣市區成立的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共計3000多個,志愿者20余萬人,其中旅游、文化、藝術、教育、科普、衛生、體育、法律、心理、助殘、消防、環保等行業的專業志愿者團隊達130支,涌現出各級各類志愿服務先進典型300余例,他們廣泛深入地開展了一大批接地氣、辦實事、有成效的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文明從來不是高大上的教條,也不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它既包含陽春白雪,也囊括下里巴人。最鮮活的文明就涵化于社會生活的縱深處,表現在人民群眾的日常小事里,落腳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中。我們要發揚“衡水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主人翁精神,摒棄“要我文明”的被動,多一些“我要文明”的自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將千千萬萬個“小文明”匯聚成城市的“大文明”,最終搭建起衡水的“文明大廈”。

      版權所有:衡水文明網   備案號:冀ICP備15026488號-4
      本網站已支持IPv6   技術支持:創新科技

      国产五月天天天

      <table id="u9tpr"><span id="u9tpr"></span></table>
    2.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abel></acronym>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isting id="u9tpr"></listing></label></acronym>
      1. <track id="u9tpr"></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