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u9tpr"><span id="u9tpr"></span></table>
  •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abel></acronym>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isting id="u9tpr"></listing></label></acronym>
    1. <track id="u9tpr"></track>
      記“全國五好家庭”深州市張寶霞一家
      發布時間:2018-08-02 11:14:43
      唱響新時代孝老敬親的和諧之歌
      ——記“全國五好家庭”深州市張寶霞一家
      張寶霞和封東風懷念老人。
         “婆母臥床四五年,晝夜服侍在床前。一日六餐巧搭配,夜里四次把身翻。擦身摩面洗頭發,捶背揉腹助通便。他人誤認親閨女,得知兒媳眾人贊?!边@首題為《贊寶霞》的打油詩,贊美的是深州市富貴花園小區居民張寶霞,作者是張寶霞的鄰居賈九琢。張寶霞是眾人眼里的好妻子、好兒媳,她孝老敬親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美談。
        在上月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表彰大會上,全國共有1000個家庭被授予“全國五好家庭”榮譽稱號,張寶霞家庭赫然在列。提起當時的情景,張寶霞依然難抑激動:“百善孝為先。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沒想到能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可,真是太激動了!每個人只有把小家經營好,傳承好家教,弘揚好家風,社會這個大家庭才能更和諧?!?br />
       “老革命”婆婆被視作“寶貝”
        張寶霞95歲的婆婆封青云因嚴重心力衰竭含笑離世,堪稱“高壽老人”。張寶霞的丈夫封東風毫不掩飾地說:“俺娘能活這么大歲數,真是多虧了寶霞!”他回憶,母親性格內斂,平時不茍言笑,也很少褒揚晚輩,卻經常說:“要說俺有福,是因為遇見了寶霞?!边@句話,也時時溫暖著張寶霞。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多年癱瘓在床的封青云,沒有被當做累贅,而是被張寶霞視若“寶貝”!
        封青云是抗戰時期的農村教師,也是一位老黨員。她曾無數次冒著生命危險,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為廣大農村青少年播撒下知識和救國的種子,曾先后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紀念章。從來到封家那天起,張寶霞就對婆婆懷有一種特別的崇敬之情。張寶霞經常對丈夫說:“咱娘是老革命,不要說在深州,就是全衡水,能受到黨中央表彰的又能有幾個人??!她年輕時遭了不少罪,現在人老了,我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讓老人過上幸福的好日子?!?br />   為了這個承諾,張寶霞多年如一日地服侍患有嚴重腦梗塞的婆婆。在張寶霞的日夜陪伴和精心護理下,一度成為植物人的婆婆一次次從生命的邊緣,重新回到愛的包圍之中。
      “寶霞式”照顧愛心滿滿
        6年前,封青云患上了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當時,封東風在外地打工,張寶霞毅然辭掉工作,獨自承擔起照顧老人的重任。
        3000元的制氧機、2000元的護理床、1000元的輪椅、300元的榨汁機……張寶霞的鄰居賈九琢說:“她家都快成醫院了,寶霞就是半個醫生,只要是對老人有好處,她都很大方,自己卻很節儉,從不講究吃穿,一件衣服穿了洗、洗了穿,好幾年也不添新衣服?!?br />   測血壓、喂水、喂飯、捶背、擦身子……這幾年,張寶霞沒有應酬,沒有出過遠門,放棄了一切與同學、朋友的交往,一門心思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在封青云居住臥室的桌子上,放著厚厚的一摞寫滿各種數字的紙,幾點量的血壓是多少,幾點吃的飯是什么,幾點喝的水多少毫升,幾點吃的什么藥……張寶霞對婆婆的各項情況都進行了記錄,沒有一天間斷過。有了這些,她就能根據婆婆的身體狀況對用藥和飲食作出準確的調整。
        由于婆婆年歲已高,需要經常住院調理身體,因此,張寶霞和醫院的醫護人員都成了朋友。2015年,封青云突發肺炎住進了醫院,加上多年的腦梗塞,醫院幾次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家里已準備好了老人的后事?!爸坝泻脦状伟衬锊〉帽冗@次還嚴重,都挺過來了,這次一定也可以?!睆垖毾家恢币е@個堅定的信念,在封青云病床前照顧了半個月,一刻也沒離開過,最終老人又一次闖過了“難關”。
         “吃飯一天不能超過6克鹽;老年人容易缺鉀,香蕉是含鉀豐富的水果;為了能跟上營養,老人兩天必須吃一次肉……”采訪中,張寶霞向記者一一介紹著照顧婆婆時總結出來的經驗?!澳窃趺粗肋@些知識的?”面對記者的提問,張寶霞淡淡一笑:“照顧患病的老人是門技術活,需要三分藥七分養,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幫婆婆戰勝病魔,我在飲食上倍加細心,每天都會收看健康養生類的電視節目,從網絡上學習一些護理癱瘓在床老人的常識,做出科學的膳食、起居規劃?!?br />
      “紅色家風”薪火相傳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這個家里,這句話體現得尤為明顯。
        封東風特別心疼妻子,可為了生計他要經常外出打工,對妻子充滿了感激和愧疚。家庭美德是薪火相傳的精神力量,是這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張寶霞和封東風的一言一行,兩個女兒看在眼里、記在心間。大女兒封紅燕在廈門大學讀研,小女兒封然在石家莊地鐵工作。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很優秀。以前,只要她們放假在家,都會圍在奶奶身邊,學著父母的樣子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澳棠躺r,爸媽對她無微不至地照顧,深深打動了我。等爸媽老了,我和妹妹也會這樣照顧他們?!狈饧t燕激動地說。
        衡水市美麗庭院擂臺賽“和睦孝親標兵家庭”、河北省“最美家庭”、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在張寶霞家的電視柜上,擺放著眾多榮譽證書。多年來,張寶霞一家四口滿懷敬重之心,對癱瘓在床的老人悉心照顧,張寶霞用細心、耐心、愛心、孝心,詮釋了“寶霞式”的婆媳關系、家庭模式,彰顯了一位平凡女性的真情真愛,唱響了一曲新時代孝老敬親的和諧之歌。
        面對這一系列的榮譽,張寶霞一家承諾:“我們一定會繼承和弘揚紅色家風,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

      版權所有:衡水文明網   備案號:冀ICP備15026488號-4
      本網站已支持IPv6   技術支持:創新科技

      国产五月天天天

      <table id="u9tpr"><span id="u9tpr"></span></table>
    2.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abel></acronym>
      <acronym id="u9tpr"><label id="u9tpr"><listing id="u9tpr"></listing></label></acronym>
      1. <track id="u9tpr"></track>